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:2024年度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
时间:2024-12-24 作者: 访问量:
一、基本情况
2024年,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共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5件。其中,主办11件,协办14件,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,代表满意率为100%。
从办理情况看,承办的建议共涉及事项11个,已办理落实11个,落实率100%。其中,A类建议10件, C类建议1件。向代表承诺解决的事项11个,已办结11个。
从办理时限看,自收到主办建议之日起,3个月内(4月30日前)答复代表的11件。
从面复情况看,向代表进行当面答复的11件。其中,单位主要领导面复6件,占54.5%;分管领导面复5件,占45.5%。
二、主要做法及成效
一是健全完善办理机制。建立健全办前调研、办中沟通、办后面复的全过程办理工作机制,细化实化工作责任制、限时制、公开制,完善办理程序,压紧压实办理责任。组织召开代表建议办理督办调研会议,邀请人大代表和有关单位负责同志深入座谈交流,共同研究办理措施,有效推动办理工作;及时研究推进解决建议办理中的困难问题,快速推进代表所提建议落实。二是深入开展办理调研。对代表提出的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,在深入调研和外地学习考察的基础上积极做好《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》立法相关工作。编制了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项规划,制定分类收集设施设置标准、投放指南、大件垃圾收运处理技术规范和有害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,保障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规范开展。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%,在住建部开展的生活垃圾分类评估中,进入全国第一档行列。我市今年2次在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。对代表提出的加强流动摊贩管理的建议,充分听取居民群众意见,综合考量后设置便民摊点群,划定校园周边200米范围为安全区域,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,采取定点巡查与车辆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,对校园周边持续清查整治,建立完善流动摊贩长效监管机制。三是抓好建议办理与重点工作结合。对代表提出的加强小区公共设施建设的建议,组织开展小区内部停车秩序专项整治,挖掘小区停车潜力,新增停车位1965个,增加了停车位有效供给。推进既有小区电动自行车充停设施建设,建成电动自行车棚3090处,充电端口4.82万个,更好地满足了居民停车充电需求。在全市实施非直供电小区供配电设施改造移交,今年改造58个小区,惠及群众1.76万户。对代表提出的加强公园城市建设的建议,按照“三季有花、四季常绿”的建设理念,在中心城区府前大街、胜利大街、黄河路等30余处重要路口节点,因地制宜开展景观提升,让市民群众更方便地享受城市园林美景。积极拓展公园功能,今年以来完成63处体育设施进公园、5处学校周边“三件套”设施建设,新增公园绿地开放共享10处,为市民群众提供了可进入、可参与、可使用的城市绿色空间。对代表提出的解决群众供暖问题的建议,抓住入选全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有利机遇,实施既有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改造375.5万平方米,在提高老旧住宅冬季室内温度的同时,有效解决外墙脱落、渗漏等问题。对代表提出的城市道路建设的建议,加快城区道路贯通,补齐“短缺路”、贯通“断头路”、连通“林荫路”,逐步构建级配合理、快慢衔接、通行畅达的城区路网系统。近年来,新建改造城市道路200余公里,北二路、府前大街、南一路等一批主干道路先后建成通车,太行山路、广胜路、津苑路等一批城市“断头路”全面贯通,城区道路完好率常年保持在98%以上。
三、存在的不足
一是与代表在办理过程中的沟通交流还不深入。办前没能主动有效地向代表宣传介绍住房城建管理领域工作,被动等建议上门,导致有些代表建议针对性、操作性不强。办理过程中对一些属于政策规定或客观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的,没能做到积极主动地与代表联系、沟通和解释,导致代表对政策和现实情况了解不全面、理解不深刻。二是办理中存在着重答复、轻办理的情况。代表提出的乡镇老旧小区改造、物业管理、供热计量改造等建议,受政策、资金、现实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,有些工作短期内难以见到明显成效。主观上办理代表建议时,思想不够重视,抓得不紧,导致办理效果打折扣。
四、下一步工作打算
将坚持把办理代表建议作为履行工作职责,联系基层群众、了解基层情况和改进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方式,进一步完善代表建议办理机制,重点抓好与代表的沟通联系和办理措施的落实,努力提高办理质量。一是加强与代表的沟通交流。第一时间向代表了解建议的真实意图,征询解决办法,及时向代表通告办理情况,诚恳地征求代表对办理结果的评价,变“埋头办”为“当面办”。二是切实抓好办理落实。认真研究制定办理措施,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和力量,真正把问题的解决落实在具体行动上,变“纸上办”为“行动办”。
|